忆清明,做青团,学知识,承民俗
——苏州市三元第三小学校开展清明节系列活动
清明至,野艾香,清果嫩。每逢清明节,包青团,吃青团便是一项传统风俗。清明节期间,三元三小同运河社区强强联手,一场“忆清明,包青团”的活动热闹开场。
糯米粉、豆沙、青艾汁……面对各种原材料,孩子们兴奋不已。毕竟绝大多数孩子都吃过青团,却不知青团是如何做成的。光这绿油油的青艾汁就令孩子们感到新奇不已。闻一闻,清淡而悠长的青草香气扑鼻而来。

“加青艾汁,揉面团,切小块搓成团,再把豆沙加里面,捏住封口,揉搓均匀。”在糕点师的用心讲解下,在社区阿姨们的耐心指点下,三小的孩子们学得有模有样。毕竟第一次做,时不时能听到孩子们哈哈大笑:“哎呀,露馅了露馅了!”

不知不觉间,青团已做了好几笼。蒸熟的青团色如碧玉,糯韧绵软,清香扑鼻,大家品尝着亲手做的青团笑开了花。


清明节期间,三元三小还组织了一系列和“清明”有关的趣味活动,让我们来瞧瞧吧!
低年级:“画”青团
低年级的孩子们完成了“画一画青团”的任务,美味可口的青团跃然纸上。




中年级:“写”青团
青团的由来是什么?它是怎么做的呢?中年级的孩子们把自己的想法和体验写成了文字。



高年级:“报”清明
高年级同学开展了制作清明小报的活动。小报中,展现了孩子们对清明节的历史、由来、习俗等了解。








三元三小开展了一系列清明节活动,不仅传承了传统美食的制作技艺,更让学生们了解中华民族传统,传承了民族文化,真正实现“在活动中学习,在活动中成长”的教育!
文字:刘卿
制作:刘卿
审核:金晓芸